設計海域中的藍鯨——藍鯨工業設計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三)經過了多年圍繞著工業設計潛心研創,藍鯨現已創立了五個服務核心模塊,圍繞最核心的工業設計創新而組建了“品牌策略與設計服務”、“產品設計服務”、“軟硬件技術研發服務”、“知識產權壁壘建立服務”、“生產供應全鏈服務”,五個范圍實實在在的為了客戶真正最大化付出,是藍鯨實現設計價值并且實現超越的業務模塊。另外還有幾個比如云廚、空凈系統等以工業設計為自身核心價值的對外股權合作,是藍鯨延伸工業設計價值、對工業設計盈利模式不足作出的創造性補充。 藍鯨走到今天已經成為國內業界設計力頂尖的公司之一,是歷來前赴后繼藍鯨人共同努力、勇于挑戰自我的成果。對藍鯨的每一個人來說,這里既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也是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他們可以大展拳腳并對藍鯨和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 藍鯨的核心團隊 吸收并引領這些優秀人才的是創始人王子田(林方剛)的設計專注力和對設計改變市場的深刻認知。 王子田(林方剛) 王子田,藍鯨工業設計與藍鯨塑膠五金的創始人兼總經理,是最早期加入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的會員,是“五項服務創新設計”的倡導和先行者。 雖然藍鯨已是國內設計產業的設計實力領先的公司,贊譽無數,成功案例滿滿。但王子田知道,這也是痛心疾首之難言之隱。設計公司基本屬于沒有核心技術,沒有雄厚的資本,也沒有強大銷售渠道的“三無”公司,唯一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工業設計創新實力。但 “設計實不等于自身價值轉化力”,單純的設計技能很難發揮設計的真正價值。許多設計機構和企業并未意識到這個重點,雖然他們擁有自己的設計團隊,但設計實力并沒有得以發揮和貫穿。尤其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內資源調度難度大,設計部門地位普遍較低,他們需要更為專業且綜合能力強的服務公司幫助他們完成一些關鍵項目。 王子田看到了這個機會,認識到要真正發揮“設計轉化價值”就需要在不斷優化設計技能的同時,擴充其他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結合服務客戶的經歷,比如服務過的世界500強企業及國內龍頭企業中小型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涉入通訊、家電、家俱、互聯網、汽車、金融、航空航天、軍工、醫療、裝備等眾多領域。這是一個龐大的資源體,活用這個資源體就是藍鯨轉型的機會。再結合現有優勢和機遇,藍鯨轉型的藍圖就漸漸清晰了:藍鯨需要搭建出一個讓設計的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轉化能力等多方面的設計實力發揮最大價值的平臺。這是創始人王子田的構想,也是藍鯨最終實現借船出海最終達成產業化的宏圖。從此理念中,能發現藍鯨的的設計能力、研究能力和應用能力層層遞進、增強,推進藍鯨的轉型升級的速度。(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