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產品設計思路中的產品結構思路和基本條件(三)熟練使用一兩門設計軟件,相似軟件不需要門門精通,找到一個適合自己使用的軟件并應用精通,如果軟件只是用來畫零件裝配出工程圖,那只能說你會用而已,最多也就用了20%,有些工程師得到一個項目就開始畫圖,沒有明確的思路,先做哪個草圖,先建哪個特征,后做哪個特征,全是想到那,做到哪。甚至草圖都沒有約束完全,想到要減短不去改總長直接來個切除。 隨著零件特征的不斷修改,一個很簡單的零件做到最后,占用的內存很大。因為沒有明確的思路,往往會給后面的修改帶來很大麻煩,經常拿到一些工程師的相似零件想修改點尺寸使用,看了后發現比自己重畫還復雜,因為根本找不到要修改的尺寸或修改一個尺寸出現一堆特征報錯的問題。建模的思路遠比會操作某個命令要重要得多,軟件功能很強大,一些功能可以批量處理你的重復工作;一些功能可以檢查你的設計缺陷;一些功能可以改善你的設計性能;一些功能可以降低設計產品的制造成本。 制作一個優秀的產品,如果還是按非標產品來進行設計,工程師憑經驗感覺進行設計,其很難兼顧到最小的制造經濟與最大的機器性能,對產品而言,理論先行是最省時省錢的辦法,機械產品設計沒有理論很難做出精品。當一臺非標設計要轉變成標準產品時,需要做的工作便比非標項目多很多,原來可以隨意建立的零件都需要充分考慮其命名規則,通用性、經濟性、可擴展性和是否可量化,對產品各部件進行模塊化、標準化轉變,對使用者充分考慮安全簡單、人性化操作。 非標自動化設計多數在時間上較緊,通常省略了前期市場分析評估,直接根據客戶需求確定方案,再進行功能選型、零件匹配,在設計過程中也簡化了評審再評審的工作,工程師多數以之前的經驗作為基礎進行設計或用相似機器原型進行修改拼裝成適合的新機器,對理論數據設計相對較少,也由于產品數量少的原因,放棄了通用性、經濟性、可擴展性的考慮。(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