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中的后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是旨在反抗現代主義純而又純的方法論的一場運動,它廣泛地體現于文學、哲學、批評理論、建筑及設計領域中。所謂“后現代”并不是指時間上處于“現代”之后,而是針對藝術風格的發展演變而言的。 后現代主義對環境的影響首先體現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其他設計領域。1966年,美國建筑師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一書。這本書成了后現代主義最早的宣言。文丘里的建筑理論是與現代主義“少就是多”的信條針鋒相對的,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口號,鼓吹一種雜亂的、復雜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義和歷史主義的建筑。1972年他出版了《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書,把賭城中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世俗建筑與設計奉為流行文化的杰出代表。1977年,美國建筑評論家詹克斯( CharlesJencks,139—)岀版了《后現代建筑的語言》一書,系統地分析了那些與現代主義理論相悖的建筑明確地提出了后現代的概念,使先前各自為政的反現代主義運動有了統一的名稱和確切的內涵,并為后現代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另一位后現代主義的發言人斯特恩( Robert a m. stem)把后現代主義的主要特征歸結為三點:即文脈主義( Contextualism)、引喻主義( Illusionism)和裝飾主義(Ornamentation).他強調建筑的歷史文化內涵、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和建筑的象征性,并把裝飾作為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后現代主義源于20世紀60年代,在20世紀7080年代的建筑界和設計界掀起了軒然大波。90年代以后,后現代主義逐漸趨于沉寂。 與現代主義的建筑師一樣,后現代主義的建筑師也樂意充當設計師的角色,他們的設計作品對設計界的后現代主義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并且使后現代主義的家具和其他產品設計帶上了濃重的后現代主義建筑的氣息。1971年,意大利名為“工作室65”的設計小組為古弗拉蒙公司設計的一只模壓發泡成形的椅子,就采用了古典的愛奧尼克柱式,展示了古典主義與波普風格的融合。1985年,格雷夫斯為阿萊西公司設計了一種自鳴式不銹鋼開水壺,為了強調幽默感,他將壺嘴的自鳴哨做成小鳥式樣。這種開水壺每年的銷量約為4萬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