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工業設計中的“孟菲斯”設計后現代主義在設計界最有影響的組織是意大利一個名為“孟菲斯”( Memphis)的設計集團。“孟菲斯成立于1980年12月,由著名設計師索特薩斯和7名年輕設計師組成。孟菲斯原是埃及的一個古城也是美國一個以搖滾樂而著名的城市。設計集團以此為名含有將傳統文明與流行文化相結合的意思。“孟菲斯”成立后,隊伍逐漸擴大,除了意大利外,還有美國、奧地利、西班牙及日本等國的設計師參加。1981年9月,“孟菲斯”在米蘭舉行了一次設計展覽,令國際設計界大為震驚。“孟菲斯”反對一切固有觀念,反對將生活鑄成固定模式。索特薩斯本人就是如此,他早年做了許多正統的產品設計;20世紀60年代他又轉而與波普運動為伍,并崇尚東方的神秘主義;到20世紀80年代他又老當益壯,充當了后現代主義的急先鋒。索特薩斯認為,設計就是設計一種生活方式,因而設計沒有確定性,只有可能性;沒有永恒,只有瞬間。這樣,“孟菲斯”開創了一種無視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規戒律的開放性設計思想,從而刺激了豐富多彩的意大利新潮設計。 “孟菲斯”對功能有自己的全新解釋,即功能不是絕對的,而是有生命的、發展的,它是產品與生活之間一種可能的關系。這樣功能的含義就不只是物質上的,也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產品不僅要有使用價值,更要表達一種特定的文化內涵,使設計成為某一文化系統的隱喻或符號。“孟菲斯的設計都盡力去表現各種富于個性的文化意義,表達了從天真滑稽直到怪誕、離奇等不同的情趣,也派生出關于材料、裝飾及色彩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觀念。 “孟菲斯”的設計不少是家具一類的家用產品,其材料大多是纖維材、塑料一類廉價材料,表面飾有抽象的圖案,而且布滿產品整個表面。設色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的常規,喜歡用一些明快、風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調,特別是粉紅、粉綠之類艷俗的色彩。1981年,索特薩斯設計的一件博古架是孟菲斯設計的典型。這件家具色彩艷麗,造型古怪,上部看上去像一個機器人。1983年,扎尼尼( Marco Zanini,1954-)為孟菲斯設計的一件陶瓷茶壺看上去像一件幼兒玩具,色彩極為艷俗。這些設計與現代主義“優良設計”的趣味大相徑庭,因而又被稱為“反設計”。 孟菲斯”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是試驗性的,多作為博物館的藏品。但它們已對工業設計和理論界產生了具體的影響,給人們以新的啟迪。許多有關色彩、裝飾和表現的語言已為意大利設計的產品所采用,使意大利的設計在20世紀80年代獲得了更高的聲譽。“孟菲斯”也在國際上得到了反響日本的“生活型”設計就是一例。 |